咨询电话: 156-1144-2658

为您解决法律咨询问题

法律咨询

在微信冒充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

2025-07-14 18:13:00 0

在民间借贷通过微信频繁开展的当下,出现冒充他人身份借款且拒不偿还的情况。这不仅损害了出借人的财产权益,还引发了关于借款主体认定、责任承担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关键。

在微信冒充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

一、案件详情

李某与肖某是朋友,肖某曾向李某借钱未还清,再次借款时李某要求其女儿孟某某来借。不久后,“孟某某”添加李某微信,称其父要借钱,并按李某指示发送以孟某某名义的借条,李某微信转账借款。还款日到,肖某未还钱,李某找孟某某要债,孟某某表示不知情。经核实,与李某联系的“孟某某”微信账号绑定的是肖某妻子刘某身份信息。李某无奈将肖某一家三口诉至法院,审理中肖某承认是让妻子冒充女儿借钱,夫妻二人是实际借款人,女儿不知情。

二、法律依据

意思表示真实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是行为人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本案中,无证据证明孟某某有向李某借款的意思表示,因此孟某某与李某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

借贷合意认定:借贷关系的成立需双方达成借贷合意。肖某、刘某以女儿名义借款,李某知晓实情后认可借款人为肖某、刘某,这表明李某与肖某、刘某事后达成了借贷合意,借贷关系在李某与肖某、刘某之间成立。

三、判决结果

如东法院认定李某与肖某、刘某事后达成借贷合意,判决肖某、刘某偿还借款。因孟某某并非借款人,也无证据表明其同意还款,法院对李某要求孟某某共同还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四、经验指南

确认对方身份:通过微信借款或交易时,务必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可要求对方提供能证明身份的信息,如视频通话确认、提供身份证照片(注意保护隐私)等,防止他人冒充。

保留关键证据:保留对方身份证据,如微信账号信息、实名认证截图等;固定往来聊天记录,确保聊天内容完整、清晰,能反映借款的详细情况;保存转账记录,包括转账时间、金额、备注等信息,这些材料在诉讼时是证明借贷关系的重要依据。

谨慎处理借款事宜:在借款前,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对于不合理的借款要求或存在疑点的借款情况,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借贷陷阱。若发现对方有冒充他人借款等违法行为,及时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面临何种法律难题,均可随时在线免费咨询,信之源律师24小时在线,全力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上一篇:离婚后一方私自带走孩子该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