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5611442658

为您解决法律咨询问题

成功案例

信之源李雪静律师为委托人讨回被“借贷”伪装的200万补偿款

2025-04-14 13:32:31 0

近期,被告白女士陷入了一场民间借贷纠纷。事情起因是被告白女士前夫赵某胡承诺赠予她的补偿款,却被赵某胡现任妻子李某慧(即原告)误认为借款并多次催讨。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的李雪静律师作为白女士的代理人,凭借专业能力,成功维护其合法权益,最终助她拿到200万补偿款。

一、案件详情

白女士与赵某胡于1996 年结婚,2007年离婚。赵某胡与李某慧于2014年结婚。

白女士与赵某胡在婚姻期间白女士为帮助赵某胡还债而卖掉了父母遗留的房产,且白女士在离婚后未再婚且无子女,生活较为困难,故在双方离婚时口头约定日后给予白女士一定补偿。

离婚后白女士一直居住于北京市S区202号房。2020年3月,双方达成协议,赵某胡同意白女士在该房屋居住直至终老。

因此,在2016年赵某胡通过售房获得较大数额款项后,同年9月,因白女士的北京银行卡当时由赵某胡保管,在白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赵某胡在白女士的北京银行中账户私自转了2024 000元,对方户名是“李某慧”。到了10月8日,赵某胡带着白女士前往银行,通过北京银行POS机刷卡200万至白女士的工商银行账户,最终白女士实际可控的钱款为200万元 。

李某慧主张于2016年9月借给白女士2024000元用于购房,但白女士至今未归还。李某慧多次电话、短信催促还款无果后,诉至法院。李某慧认为借贷关系明确,有转账凭证为证,要求白女士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二、律师介入

白女士面对突如其来的诉讼纠纷,无奈之下寻求法律帮助,特来到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指派李雪静律师代理此案。

信之源

三、办案经过

一审经过:

李律师介入后,首先与白女士详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确认为这笔钱是赵某胡对白女士的补偿款,而非借款。这一关键信息为案件的辩护方向奠定了基础。

李律师明确案情后,开始收集证据:微信转账、银行流水显示双方经济往来频繁但未提借款;离婚协议、房产合同、公证书证明白女士为赵某胡付出,包括卖房还债;还联系证人李晓珍和梁学风,证实赵某胡曾承诺给白女士补偿款。

庭审中,李律师围绕双方是否存在借贷合意展开辩论。李律师指出款项虽从李某慧账户转出,但实际源于赵某胡婚前财产,且白女士不知情。同时强调双方关系特殊,白女士曾为赵某胡付出巨大,离婚时曾口头约定补偿。此外,李律师还指出借款事实存在多处不合理,且催款时间过长不符合常理。最后,李律师提交证人证言及相关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有力支持了白女士的答辩意见。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采纳了李律师的代理意见,认为李某慧与白女士之间不存在借贷合意,判决驳回李某慧的全部诉讼请求。

二审经过:

李某慧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李律师在二审中继续代理白女士,进一步强调以下观点: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白女士与赵某胡之间的特殊身份关系及情感纠葛是本案的关键事实,这些事实使得案涉款项的性质更倾向于补偿款而非借款。

李某慧在二审中提交的新证据,如试管材料、赵某胡的 CT 单、银行流水等,均与本案借贷关系的认定无关,无法推翻一审判决。

李某慧主张的借款用途及矛盾认定存在错误。白女士是否实际购房与借款事实本身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联,不能因白女士未按借款时所述用途使用资金,就全盘否定借款关系的有效性。

然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在证据采纳上并无不当,白女士提交的证人证言虽为传来证据,但结合其他证据及案件事实,能够相互印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李某慧未能提供任何书面借款凭证或其他直接证据证明借贷合意的存在。

四、判决结果

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李某慧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认定白女士与李某慧之间不存在民间借贷关系,白女士无需偿还李某慧所谓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案件受理费由李某慧承担。

一审加二审判决书

五、信之源李雪静律师温馨提醒大家: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书面借款凭证至关重要。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都应当在借款发生时签订明确的借款合同或借条,载明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约定、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因缺乏直接证据而陷入举证困境。此外,对于大额资金往来,建议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并在转账时备注款项用途,以便在诉讼中更好地证明款项性质。同时,大家也应警惕因亲属、朋友等特殊关系而产生的资金往来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切勿因信任而忽视了必要的法律手续,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损。

六、律师介绍

李雪静

李雪静律师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

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第三方法律专家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教育培训工作组成员

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调解员

北京东卫昆仑金融与房地产调解中心调解员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个人简介】

李雪静律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深耕从事法律行业20年,拥有15年资深执业经验,并荣获多项专业资格,包括基金从业资格、高级企业合规师及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师资资格。现任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第三方法律专家,同时担任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教育培训工作组成员及多家调解机构的调解员。

李雪静律师在诉讼领域表现卓越,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如合同纠纷、医疗纠纷、公司股权纠纷、婚姻家事房产、侵权纠纷、民间借贷及劳动争议等,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赢得了广大委托人的高度信赖。在非诉领域,她曾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多个新能源及收购项目,具备处理复杂民商事法律事务的卓越能力和丰富经验。

【成功案例】

1. 张女士被诉返还公租房案件,帮助取得公租房的居住使用权直至百年。

2. 王先生离婚案,女方转移的财产成功被追回,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

3. 刘女士离婚案,在父母的出资问题上,成功帮当事人取得法院认定父母出资为赠与的结果,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

4. 王先生离婚案,个人婚前房产涉及婚后加名,成功帮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20万。

5. 赵女士离婚案,涉及军产房分割,成功帮当事人获得使用折价补偿50万。

6. 李女士离婚案,涉及孩子抚养权,男方在双方分居期间将孩子隐匿,成功帮当事人取得孩子抚养权,争取到过万的抚养费。

7. 于女士同居析产案,财产高度混同,成功帮助当事人获得同居期间财产380多万,包含男方公司股权作价补偿100多万。

8. 何先生劳务合同纠纷案,帮助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30余万。

(备注:以上仅部分成功案例展示)

延伸阅读

律师推荐